通常说的多机位拍摄按照严格来说就是EFP模式。
在这里要注意,这种拍摄方式是多台摄像机记录方式拍摄,与专题片、电视剧“分镜头拍摄方式”有根本性的不同。
1、机位固定、拍摄角度基本固定
在拍摄前,先设置机位。机位的设置以几个机位的镜头能够交代节目的内容为标准。在开始拍摄后,固定机位就不移动了,
移动机位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,所以设置机位很重要。机位设置的基本要求为能够拍摄以下:
1)表演区的全景
2)主持人、嘉宾的小全景
3)主持人、嘉宾的中景、近景
4)观众的小全、中景、近景、特写
至于拍摄角度,很简单,根据要表现的内容自己设计下,这里就不强调了。
2、几个机位配合拍摄
几个机位的拍摄必须相互配合,拍什么镜头不能自己决定,由导演或者导播来安排。
3、拍摄内容的安排
拍摄时,各个机位的拍摄由导播或导演来指挥。一种是导演提前安排好,另一种由“导播”现场指挥摄像拍摄需要的镜头。
1)简单性拍摄
拍摄前由导演安排好镜头,例如“会议”、“小活动”等
2)复杂性拍摄
由导播现场指挥摄像拍摄
具体来说,机位设置要根据表现内容而定。
以晚会为例,我们需要表现表演区、观众区两个部分。
这样,观众区一个机位可以确定了。
表演区需要表现表演整体、演员中景、演员特写。表演区可以确定三个机位 全景、中景、特写。
如果要表现整体和大气的感觉,需要俯拍和运动推进拍摄,这样就需要一个摇臂。
最后要考虑预算
1、简单型:
表演区三个机位,其中的一个兼顾观众
2、一般型
表演区三个机位,观众区一个
3、标准型
表演区三个机位,观众区一个,摇臂一个。
本文来源于http://www.stonefilmworks.com
本文源自:http://www.stonefilmworks.cn/zx/1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