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不少影视作品都被冠上了“五毛钱的特效”,这算是对于影视作品的调侃吧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
电影特效不行成为了所有需要特效电影的通病,有不少的作品都有这个问题。那么很多人都会说,国内的特效团队真的不行吗?难道就不能做出一部特效过关的作品吗?近两年来也只有《流浪地球》能上得了台面,其他科幻玄幻等等作品都不太行。那么真的是国内团队不行,还是有其他原因呢?

首先我们先谈谈特效团队的问题,首先国内特效团队的水平完全不输给国外,并不是说国外的团队就很好,国内的团队也很棒。好莱坞的作品看起来确实有科幻的感觉,甚至有一些顶级制作的作品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我们不得不把大部分的功劳都归功到特效团队上。就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《复仇者联盟》,这部作品大多数镜头都是在绿布下完成的,明星只需要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,然后全部交给后期团队就可以了。
刚刚提到了一个词,那就是顶尖制作。其实在外国也有很多标榜科幻片,但实际上看起来水平也很低的电影,这些作品由于水平不够,所以大家知道得比较少。只有顶尖制作的电影才会在内地上映,大家看到的几乎就是国外的顶尖水准了。什么是顶尖水准?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,但其中有一点肯定是无需讨论的,那就是资金的问题。
《阿凡达》这部作品就是顶尖制作水准,大家知道这部作品很成功,但是不知道的是这部作品单单花在特效上的钱就高达十亿人民币,这仅仅是特效花的钱,还不算演员费用和后期其他团队的费用。有些人会说,如果有这么多的钱,那么砸都能砸出来一部好的作品。直白一些说,一部好的科幻作品确实是用钱砸出来的,至少要肯花钱才行,但是国内很多剧组在特效上花费的钱几乎为零,这也是为什么有五毛钱特效的说法了。

一般来说国内这类电影的投资在3亿左右,前段时间扑街的《上海堡垒》的投资大概就是3亿左右。这并不是特效的投资,而是全部的投资,这笔钱最后能分给特效的钱少之又少。很多人诟病国内拍不出优秀的科幻片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从能力上来说是可以的,只是看愿不愿意花钱的问题。
国内难道没有一家好的特效团队吗?肯定是有的,甚至在制作水平上完全不输给外国的团队。我们从《流浪地球》就能看得出来。其实这部作品大部分的特效都是国内做的,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技术需要外国团队制作。这部戏的导演也就是郭凡希望能做出一部高质量的科幻片,本来最开始他也没有期望国内的团队,所以他直接问了外国的团队。当时外国的团队给他的答案是天价,郭凡一共投资了3亿多,全部投资在特效上也补不了这个窟窿,最后才选择了国内的团队。
大家都知道,《流量地球》这部作品在演员方面并没有花太多的钱,甚至吴京还投资了几千万,就是花在了特效上。三亿多的资金几乎全部花在了特效上,最后才给大家呈现出了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,郭凡敢于这样做,但是并不代表其他人敢于这样做。我们也从这部电影的成功看得出来,国内的特效团队是可以的,在水平方面完全不输,甚至在价格方面还会更加的便宜。
这部作品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,那就是电影的成功还是需要靠质量,而并非是请一些流量艺人站场子。五十多亿的票房,现在占据国内票房榜的第三名,说明大家是认可这部作品的。很多导演其实都没有转变一个思路,大家感觉花重金请流量明星更容易成功一些,但是从这几年上映的电影就能看得出来,真正大卖的作品都是本身质量过硬的作品。
有人开了一个玩笑,一部作品有三亿的投资,但是其中的两亿都给了演员,那么五毛钱的特效永远都摆脱不了。特效是需要花钱的,如果给团队100块钱,那么也只有100块钱的东西,不可能做出一万元的特效。有人说科幻电影是强国的标志,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制作水平,科幻电影也不能依靠一部作品两部作品,还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其中,我们才能看到国内科幻电影的崛起。